帮我做一下题目:谈谈岑参<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>的观感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9/22 12:37:47

“迥拔孤秀,出于常情”*

(本文引自中国文学博客:http://www.wenxueboke.cn)——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的艺术特色

岑参(715—770),江陵人(今属湖北省),先祖曾居南阳,出身仕宦,但其父早逝,家道衰落,从兄受书,遍读经史,三十岁举进士。曾两度出塞,先后在边塞共六年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,与另一边塞诗人高适齐名,并称“高、岑”。其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,成就最高的是一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。以七言歌行最为人称道。

天宝十三载(公元754年),岑参二度出塞充任安西、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(节度使幕府中的佐理官)。其前任武判官解职回京,岑参作诗相赠,这就是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,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,既是一首送行诗 ,也是一篇白雪歌,全诗大致可分为四层。

起首四句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,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为全诗发端,写出了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。“如高山坠石,不知其来,令人惊绝”(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)。其中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乃传世佳句,传神地 描绘出了雪的皎洁 、鲜润、明丽与飞动。然而此语并非 出自偶然。南朝萧子显在《 燕歌行》中写下:“洛阳梨花落如雪”一句后,后人每每因袭之。岑参则反用梨花来喻雪,取喻新颖,确实是独具风神的妙喻。

接下来四句写雪中奇寒,以“散入”一句为过度,笔触由大自然转入营幕中。“瀚海”二句,似承实启,又将镜头从营幕中拉出,推向冰雪覆盖、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。

“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”应为第三层。复将镜头转回营幕中,区区14字,已将践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写得淋漓尽致。写军营的奇寒,写冰天雪地的背景,写践别宴会的热闹,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,又无一处不显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。

最后六句为第四层,写筵后送别,归客远去的情景。尤其是结尾处,一个“空”字足以道尽万般离情,余韵悠长,耐人寻味。